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部省份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途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环境的转变,劳动密集型特别是生产环节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在东部已经难以为继,急需“腾笼换鸟”实现产业的升级。东部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给急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中部省份提供了一个契机,但从实际来看,在转移和承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南橘北栀”的现象:在东部发展良好的加工贸易产业在中部则难以生存或获得良好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在发展加工贸易时,惯性地沿用东部原有的水平型分工参与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因此,在选择适合本地经济环境的加工贸易产业的基础上,中部地区须要主动转变旧的加工贸易发展路径模式。从实践上看,中部地区只有依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路径模式才能消除经济环境差异造成的影响,从而克服“南橘北栀”的现象。

一、加工贸易发展路径依赖分析

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哪部分产业、产业链的长度、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承接国的资源禀赋优势、经济环境和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的需求、承接国的发展政策导向等因素来决定。其中资源禀赋在初期决定了该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路径模式,政策导向在发展中决定了路径模式的转变与升级,不同地区在发展加工贸易产业时由于初期的资源禀赋、经济环境的存在不同,因此在发展加工贸易时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选择有差别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就是主要依据以地理位置为主形成的先天优势(区位优势)和以资源、产业环境为主形成的后天优势(产业优势)来确定选择加工贸易产业。以哪种要素为主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不同的产业选择及其发展路径。一般而言,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如东部)在最初时,很容易通过吸引外资来发展具有“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产业链水平整合的加工贸易产业,这些产业的大部分中间品均可以较低成本进口,对上下游产业的配套要求不高,可以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oem形式的加工贸易,产业链中形成“点状”的产业布局。具有区位劣势、产业相对优势的地区,由于较大的运输、交易、监管等成本抵消了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很难通过吸引外资投资设厂来发展“一进一出,两头在外”产业链水平型的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产业链中不能只发展具有劳动力增值的“点状”的加工贸易产业,应当重点发展“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垂直型产业链的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国际产业链转移的产物,其概念和内涵并不是固有和不变的。“一进一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是中国最早参与国际分工和东部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发展路径,便捷的区位优势支持了这种发展路径,东部的加工贸易获得了极快的发展,而中西部相对于东部的地域劣势使得该发展路径模式束服了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中国加工贸易的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不能再以“两头在外”为本质特征来界定加工贸易。对目前中部发展加工贸易而言,应该界定为“一头在外”———除品牌以外的垂直型产业链的贸易形式,这就意味着只要中部地区能承接和发展较为完整的或者垂直型的产业链,便可有效地发展加工贸易,而且相比东部原有的旧模式会更有利于延长增值链,进而实现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二、中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路径现状及问题


(未完,全文共5533字,当前显示13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