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及内容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包括三个内容,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是揭示“人”生物自然属性的认知教育。它主要为学生解释生命的起源、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解决“人”安生立命问题的实践教育。它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关于“人”的价值的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它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2]。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众多,学校犹如一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民族学生在校统一的接受教育,亲如姊妹般相处生活。但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传统、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或者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间,因为不了解,或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同学矛盾”,甚至引发“民族矛盾”,产生不必要的“民族问题”。开展“三生教育”,有助于各民族学生形成符合自我发展、民族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进而达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共识。

(二)抵制不良行为,保证自身安全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存在一些影响国家和人民安全的不安定因素,如:“黄”、“赌”、“毒”、“枪支”、“艾滋病”等问题,以及“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邪教组织”、“恐怖主义”、“邻国战乱”等威胁。面对这些复杂的现实状况,如何保护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保证其安全、健康的成长显得尤为紧迫。开展“三生教育”,有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认识当前国家周边安全局势,了解周围社会生活环境,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使他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拒绝赌博、避免极端主义。

(三)冲破思想障碍,树立健康心态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受教育因素和家庭条件的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较城市同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受传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文化环境和理论环境比较沉闷,容易使其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从而导致对学习、生活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3]。开展“三生教育”,有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建立直面困难、挑战逆境的健康心态,进而抛开思想包袱,轻松学习、乐观生活。

(四)倡导文明生活,提升民族素质


(未完,全文共4670字,当前显示14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