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摘要: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评级质量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难以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权威性的服务,阻碍了信用评级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等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究其根本原因,解决相应问题:一是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二是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

关键词:信用评级;债券信用评级;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质量

一、引言

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专业化机构对影响评级对象的各类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且用简单明了的符号进行表示的经济行为。债券信用评级主要指信用评级机构以发行人及其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债券信用评级通过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帮助政府部门增强资本市场有效监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债券信用评级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目前信用评级已成为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的必经程序之一。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评级质量不高、评级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阻碍了债券信用评级作用的发挥。我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凭证式国债市场三个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债券的存量、交易量、企业主体债券发行量均占90%以上,本文拟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分析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揭示发债企业的风险,保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二、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情况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概况

2000~2008年,评级机构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债券发行(包括企业债券、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共承做了1323期债项的信用评级,仅有16期债券发行未进行评级。其中,累计发行335期企业债,发行规模6935亿元;108期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规模4537.6亿元;39期中期票据,规模1737亿元;857期短期融资券,规模12024.1亿元(见图1)。

(二)所评级别分布情况

评级机构对发债主体及债项做出的评级结果分布如下:(1)主体信用等级:除中期票据均为aaa外,级别自a-至aaa(仅2008年出现了两期短期融资券的长期主体信用等级为bbb+);(2)债项信用等级:除中期票据均为aaa、短期融资券均为a-外,级别自aa-至aaa,具体级别分布情况见图2、

(三)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概况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以发文认可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等9家评级机构从事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22号及中国人民银行令[2008]第1号进一步明确,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应由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债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于2005年重新认定了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信用评级结果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使用的全国性评级机构,相继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以及《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工作的管理。根据上述制度要求,评级机构在执业中应遵循规

三、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级质量不高


(未完,全文共5742字,当前显示14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