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开发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思考

一、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银行业经营转型,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金融脱媒趋势逐步深化,社会理财需求旺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迅速成为财富管理市场上一直重要力量。2004年2月,中国光大银行发行了国内首款理财产品———阳光理财外币a计划,历经10多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截至2015年底,共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占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万亿元,增长48.27%。主要方式是通过加大购买债券、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投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在国内银行资产管理市场中,商业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90%以上。国家开发银行虽然设立了专业理财事业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因缺乏私人柜面业务和自身业务性质约束,在资金募集和投资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处于弱势。然而,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改善金融体系结构的重要手段,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发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机遇

(一)传统信贷业务竞争加剧,企业理财作为利润增长新渠道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在央行2015年5次降息的影响下,银行业普遍利差收窄,传统信贷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目前,通过降低负债平均期限降低成本,拉长新增资产平均期限提高收益,以“收益覆盖风险”的策略差别化投入,成为银行业应对利差缩窄的常用策略。受此影响,国家开发银行“大额,长期”信贷优势被不断弱化。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双重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为平衡风险,稀释不良贷款,商业银行近年来加大了与政府平台类客户的合作力度,大举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国开行传统优势领域。为深化改革,中央对地方政府类平台采取市场化、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国开行持续数年保持高速扩张态势的平台贷款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市场环境不断恶化。资产管理作为非利息收入表外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深,传统优势领域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贷债租证”全牌照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丰富了非信贷业务融资方式,开辟了表外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顺应金融改革潮流,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改善盈利结构,培育业务新增长点。

(二)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不断创新,ppp项目落地加快


(未完,全文共4740字,当前显示10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