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息化财务审计的障碍及对策

信息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国家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已经为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精神,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务审计工作如何借助这一东方,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提升审计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审计的新内涵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将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能够识别的代码,并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信息存储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转化为能够识别的语言的整个过程。当前,我国财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会计电算化成效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必须深入探讨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审计工作问题,这样才能使得审计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意义上,财务审计是指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预定的程序,对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等进行审计监督,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审计的内涵发生了若干变化。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有了新的动态,如信息化时代单位无形资产价值带来的变化,单位人力资本投资出现增值等,此外,信息化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科目,所有的这些都要求财务审计能够与时俱进的做出反应。此外,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也要求改变传统的人工审计方法,深化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借助信息化设备对审计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所有的这些都表明,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有了新的内涵。

二、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审计工作存在审计职能有待拓展,审计制度有待完善,审计的主动性有待增强等方面的问题。

1.审计职能有待拓展


(未完,全文共2257字,当前显示6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