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究安徽工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摘要。本文从工业化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思路及主要应用价值等几方面论述了安徽工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对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安徽工业发展;工业化战略;产业结构调整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代表,近年来通过“工业强省战略”和“融入长三角战略”,效仿东部发展模式,全省低端的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安徽省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交通便利,正值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电成本上升之际,恰是吸引省外资本(包括外资)投入安徽省的大好时机。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调整安徽省工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最终将安徽省融入发达经济圈,成为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如果不能有效抓住这次良机,错误实施工业产业规划,会使安徽省工业化走上弯路,影响经济发展,难以实现上述目标。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意在为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言建策。

一、工业化战略

1.从封闭与开放的关系看,传统工业化战略分为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实行非常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20世纪50、6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但对经济发展收效甚微,弊端也愈益明显。

出口导向战略实行一种开放型经济制度,对商品进口的限制相对较少,鼓励外国资本的输入,把本地区的一切生产都纳入世界商品竞争体系,以面向国际市场的需求来推动本身的工业化进程,出口增长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战略的例证。

2.从平衡与重点的关系看,传统发展战略可分为“平衡发展战略”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认为,落后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大规模全面投资,建立一个工业化体系,从而成为大推进理论的积极倡导者。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平衡增长战略。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必须要有—种大推进的力量。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倡导把不平衡增长看作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提出了“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赫尔希曼认为,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实施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尔希曼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的两条路径:其一“,短缺发展”;其二,“过剩发展”。赫尔希曼认为,根据“引致决策最大化”原则,发展中国家应精心选择和优先发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论指出。各国近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常常取决于一些关键产业和部门,这些产业和部门发展的直接、间接效果导致了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个部门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利润积累,扩大了对其他一系列部门的产品需求,由此推动各个部门成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未完,全文共3648字,当前显示11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