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9年2季度党支部党课:扶贫攻坚战略

同志们: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减贫事业,贫困群众的生活和扶贫开发工作,是他心中始终的牵挂。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他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有7次是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同志出席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他强调: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一、习近平关于扶贫系列讲话要点

(一)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

1、社会主义本质思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指明,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扶贫是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有着诸多条件的限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减贫工作。自1949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无论是从1949年到1978年对减贫道路的探索,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启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扶贫开发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现在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当前,我们面临扶贫开发工作依然艰巨而繁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减贫难度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应有之义。


(未完,全文共10668字,当前显示12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