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探究开展特色经济以及建设微型经济文化中心

“创建微型经济文化中心”是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研究——以建设桂西德峨苗城为例》中提出的一种设想,其主要内容是把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的农村贸易集市“街”、“圩”、“场”,通过发展壮大,提升成为当地集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于一体的中心地区;成为具有推动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新农村建设,培育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消费市场,拉动商品经济发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开拓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舞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最大限度吸收当地少数民族成员共同参与建设现代文明、共同享受现代文明等功能的载体。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的关键是需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撑。只有立足本地特色,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在峡缝中求发展。

一、发展特色经济是创建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的经济基础

对于特色经济的含义,众多学者虽然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实际内容差不多。国内学术界对特色经济的内涵已经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看法,总结为以下几点:特色经济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以特色产品(或服务)为前提,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特有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区域为载体。都是由资源、科技、市场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色经济具有独有性、优势性、效益性、市场适应性、可持续性。特色经济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又称地域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在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绝对低,即具有绝对利益的优势时,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这样每个国家都应依据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对所有交换国都有利。从一国国内交换看,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就是要生产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如果某地区按照本地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提高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同另一国进行交易,并使交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国家要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特色经济由于具有特定的地域、特殊的技术而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不依赖高投入发展的经济类型,是贫困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的较好选择,是创建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微型经济文化中心的经济基础。

二、德峨乡的经济现状及特色经济资源


(未完,全文共3737字,当前显示11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