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都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一、对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解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迅猛发展,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空前繁荣,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旨在促进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多元文化课程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因而,在我国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就在于将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融合到学校课程之中,实现各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于以课程知识为载体,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选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影响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付诸实践,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多元文化世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者,教师在课堂内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之能够协调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最大合力来保障多元文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此外,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1]因而,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时刻能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多元文化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课程意识缺乏

在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基本上保留在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就使得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认识非常肤浅,多元文化课程意识淡薄。有学者以“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程度”为例,做问卷调查得出: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了解和了解很多的不足10%,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2]更有甚者,即使有些教师认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对多元文化课程提出质疑,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与提高升学率存在矛盾,并最终依据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来教学。

(二)角色定位错乱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作为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应该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审视现状,在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仍然局限于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在师生关系中仍然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合作缺乏。教师角色定位错乱,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达标率等为目标,这就使得教学缺乏活力,师生关系不和谐,以至于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受阻。


(未完,全文共3220字,当前显示10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