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开放型经济转型的思路及建议阐述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购买力优势高级要素

内容摘要。文章阐释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伴随要素禀赋优化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约束,指出培育、发挥购买力优势和优化要素禀赋是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后危机时代,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瓶颈约束日益明显,亟需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禀赋结构是动态演进的,在国际分工中积极培育高级要素,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成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国际竞争优势》中,波特(2002)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初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与半技术工人、融资等;而高级要素则包括现代化通讯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及大学研究机构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被动继承的,或只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而后者是需要不断培育。

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有关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balassa(1981)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出比较利益阶段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的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比较利益在不断变化。他提出,阶段性的变化应体现在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使用程度不断提高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一国在发展初期,总是将出口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但随着经济发展、有形资本的积累增加、教育的普及促进人力资本的改善等原因,该国的比较利益就将转移到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较多的产品上来,而原来产品则由后进国家承接。钱纳里(1996)提出开放经济体系的三阶段理论,在早期开放阶段,基本生产日用品工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要素对开放经济贡献最大;在中期开放阶段,基本生产耐用品工业,主要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要素对开放经济贡献最大;在晚期开放阶段,基本生产高技术产品,主要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要素对开放经济贡献最大。

基于以上理论,开放型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劳动力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廉价劳动力为主,以低成本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充分调动国内闲置要素,提升要素效率,加速资本积累。第二,资本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资本为主,以购买力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以购买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及扩大进口,获取技术、管理、品牌、营销网络等稀缺要素,并进一步与本地要素结合,提升要素禀赋结构。第三,技术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技术为主,以创新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以创新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优势掌握国际分工主导权、整合全球资源以巩固其技术优势,进而获取高额分工收益。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阶段性判断


(未完,全文共3991字,当前显示11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