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探究了1981-2016年青海省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就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本文认为青海省三次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单个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受生态因素制约、产业层次低,缺乏竞争力以及内生发展动力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同时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是保证青海省经济稳定发展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偏离份额分析法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测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关系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产业结构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域内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及合理化演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反作用于区域经济,也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自然环境特殊,生态脆弱,同时全境内多民族聚集,人文环境复杂,因此青海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2016年青海三大产业的相关数据,总结其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合理建议。

二、青海省产业结构现状

青海省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高于同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1.42%。但是,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是否是由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所带来。青海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如何。这些都值得思考和分析。经过30余年发展,同时受惠于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优惠,青海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建成了以铝电联营、盐湖钾肥以及光伏发电为代表的特色优势工业,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极大地充实了第二产业的基础。此外,伴随开放力度的不断扩大,青海省形成了以高原旅游业为代表的特色服务业。当前青海省已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第三产业为重点,第一产业平稳跟进的“二、三、一”型的整体产业格局。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从2000-2016年第一产业内部构成可见,畜牧业是青海最重要的第一产业部门,其次为农业,并且二者在第一产业内部构成上占据绝对优势;林业与渔业虽然存在,但其所占比重十分微小,但其总体地位并未改变。出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主要由青海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本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所决定,因此在长期中,这种农畜共同占据主导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将很难改变。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在各项优惠产业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青海省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是现今三大产业的重中之重。从产业内部构成上来看,工业远超建筑业是青海省第二产业产值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工业在第二产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攀升。这不仅表明青海省工业发展具有稳定性,其更加深刻的含义在于表明青海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为当地经济进步提供动力。


(未完,全文共3957字,当前显示11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