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陈炉窑彩绘纹饰特征研讨

陈炉窑是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窑,其制瓷技艺是耀州窑黄堡窑场的延续和发展,曾有“炉山不夜”之称。据考古发掘得知,该窑创烧于金末元初,元代发展,明清鼎盛,民国延续,至今仍大量生产各种实用而美观的碗、盘、碟、罐等生活用瓷。彩绘装饰是陈炉窑最具特色的技法,以毛笔蘸彩料在泥胎上,点绘涂画各种纹样,经高温烧制后,纹饰清晰鲜亮,永不脱落。彩绘装饰的技术含量高,须有专人从事,多中锋行笔,凝重刚健,笔随意生,恢宏含蓄。在白色化妆土的胎泥上彩绘时,运笔须急速,不许驻笔思考,达到眼明心细、手稳笔准、熟练自如、一气呵成,获得质朴淳厚、遒劲洒脱的彩绘装饰效果。

一、彩绘技法随窑场发展而变化,形成显著的地域特色

陈炉窑在长达800余年的制瓷历史中,陶工们历久弥新创造出多种彩绘装饰技法,推动窑场制瓷业的发展,映射着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1.明代随着耀州青瓷的逐渐衰亡,陈炉窑坯体装饰随之减少,青釉白彩和白地黑花装饰开始出现,并迅速成为主要的装饰技法,拉开了陈炉窑彩绘装饰大发展的帷幕。明代彩绘装饰以大写意的表现形式为特色,色彩明快,个性鲜明,纹样呈现出似与不似的装饰形象,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青釉白彩装饰是唐代耀州窑曾大量使用过的技法,五代、宋、金、元时期也有采用,但发现极少。进入明代,陈炉窑有一定的应用,它以绘画方式将白色化妆土泥浆绘于深色泥胎上,浓淡不均的笔触在灰绿青釉下,显露出深浅不同的白色,纹饰轮廓若隐若现,结构起伏微妙变化,充满韵律、富有激情的粗细线条将自然生动的纹饰置于器物之上,整体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温润和谐,具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装饰纹样以变形朵花纹为主,多施于碗、杯等器物的外壁。白地黑花装饰是明代陈炉窑常见的装饰技法,受北方磁州窑彩绘装饰的影响而出现,以黑料在白色化妆土泥坯上信手涂画,寥寥数笔,一挥而就,多则一分钟,少则几秒钟,不同的花、叶、枝、草并行排列,连续之中,或旋转卷曲,或卷曲舒展,似花似云,似叶似草,富有变化,白底与黑花清晰明朗,对比强烈,犹如传统水墨画的黑白变化。流畅的线条,粗细的笔触,形成洒脱奔放的装饰效果,展现出装饰纹样强烈的动感和张力,既像陕北的秦腔,又似黄土高原的信天游,脱口而出,高亢悠扬,随意而不草率,自如而有韵味,与刻花刀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粗犷豪放、质朴自信的美感享受,极富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为清代多种彩绘技法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未完,全文共4106字,当前显示9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