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县位于四川省*部,**市南部,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江水系。全县辖50个乡(镇),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6万亩,总人口104万,其中农业人口93万人。县域内呈“三山两槽”地形,降雨丰富且相对集中,暴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974.2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47,年均土壤侵蚀总量954.96万吨,土壤侵蚀模数4628吨/平方公里/年,是一个典型的强度水土流失县。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水利局坚持一手抓水土流失治理,一手抓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双管齐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成效

自实施“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以来,我局组织实施了**河、**河、**河等11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9.4平方公里,完成工程量449.86万立方米,总投工303.27万个,完成投资1262.6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28.26万元,地方匹配434.4万元。组建了水保管理机构2个,从业人员10名;组建推广及技术服务机构15个,从业人员108名。

通过“长治”、“国债”、“农发”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的实施,我们总结出了以改造坡耕地、建设基本农田为重点,以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果林为突破口,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沟、凼、池、渠合理配套,“水保林戴帽、经果林缠腰、农耕措施铺毯”的综合治理模式,探索出了“土坎石梯、上窄下宽、分层夯实、水系配套”的适合丘陵地区特点的土坎修筑法;走出了一条“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三大效益,建设生态农业”的水土保持发展之路。目前,治理区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昔日“山上剥了皮,田里沙压泥,河床平了堤,库塘被淤积”的现象不复存在,而今在小流域内出现了“层层梯田披绿装,果满枝头花飘香,粮食满仓鱼满塘,水碧山青好风光”的新农村景象。同时,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振兴夯实了基础,为周边地区起好了带头示范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民群众的水保意识也大为增强。

主要做法

1、加大领导力度,强化政府行为。我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树立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把加强水土保持作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纳入了各级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县上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乡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立了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的制度。同时加强部门协作,搭建水保生态建设平台,形成了一套“水利水保搭台,政府导演,统一规划,各投其资,各尽其责,各记其功,合唱一台生态建设大戏”的工作思路。在工程施工期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工地,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项目乡把工程指挥部移到工地,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脱产干部一齐抓的良好工作运行机制,全县自上而下,做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未完,全文共5056字,当前显示13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