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形象为核心,努力加强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组工干部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组工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实际需要;工作方式方法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作风与党员群众的要求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由于组织部门职能特殊,个别人把到组织部工作当作“镀金”,缺乏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二是选拔组工干部缺乏科学的准入标准和进入程序,影响了组工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对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放松了实践能力锻炼;四是组织部门内部长期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缺乏内在的动力

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必须在准确把握组工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把能力建设贯穿于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抓好“选、育、管”三个重要环节,真正把组工干部打造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严把“进口”,切实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组织部门

一是明确准入条件。组工干部准入条件分为必要条件和参考条件。必要条件包括: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好,党性强;公道正派,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勤奋敬业;遵纪守法,热爱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从事组织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身体健康,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参考条件包括:熟悉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进入基层组织部的组工干部年龄在30岁以下。此外,要把知识结构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不仅要选懂党务的干部进组织部门,还要大量选拔经济管理、法律专业的干部或从事过经济、法律等工作的干部进组织部门。在干部选调中,必要条件是前提和基础,参考条件是补充,对于达不到必要条件的坚决不能进入组织部门,从源头上保证组工干部的高素质。


(未完,全文共2741字,当前显示8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