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独家原创:新形势下盐业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尊敬的

朋友:

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盐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制盐企业500多家,原盐生产能力约4100万吨。其中,海盐能力2650万吨,井矿盐1000万吨,湖盐450万吨。原盐生产企业中,食盐定点生产企业120家,食盐生产能力1700万吨。我国每年市场需要纯碱、烧碱(俗称两碱)工业盐约2000万吨,两碱以外的工业用盐(行业内称“小工业盐”)约350万吨,食盐700万吨。除供应国内市场外,每年大约出口工业用盐60万吨、食盐40万吨。据2001年的数字,全国盐业职工30.4万人,其中制盐企业职工19.6万人。全国生产原盐3454万吨,其中海盐2206万吨,井矿盐961万吨,湖盐287万吨。制盐企业利润为1.15亿元,运销企业为5.32亿元。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盐行业一直实行计划管理体制。1995年国务院决定放开化工行业两碱生产所用原盐,对食盐则继续实行计划管理。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食盐专营办法》(国务院令第197号),此后开始对食盐实行专营,目的是在我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卫生部门统计,到2002年,全国碘盐供应量从原来每年的320万吨上升到700万吨,碘盐覆盖率从1995年的80.2%上升到95.2%,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从1995年的39.9%上升到88.8%。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碘营养水平大大提高,为在我国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党中央确立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空前普及。这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调整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盐行业却依然困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循守旧,食古不化,严重束缚了盐行业的发展。政企不分、垄断经营是这个行业的主要矛盾。可以说,盐业体制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必须进行改革。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问题,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于盐业企业改革模式种类繁多,而目前盐业企业改革主要借鉴我国一些地方成功经验,属于跟进式改革,因此在第一章中就盐业企业改革实际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主要对与盐业企业改革有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主要是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吸取经验,对于探索适合盐业企业改革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四章对盐业企业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第五章则是对盐业企业改革模式的一种设计,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体系和配套的完善措施。

本文以盐业经营相关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总体分析与个案分析、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国家以及国内地区横向和纵向比较,细致的分析有代表性的盐业企业改革模式,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目前盐业企业改革进行了评价,目标是通过研究目前国际上和我国地方盐业企业改革的管理模式,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出盐业企业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1.3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未完,全文共7772字,当前显示13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