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煤下铝土矿成矿规律

摘要。铝土矿主要赋于石炭系本溪组中,在河南省西部分布较广,资源量较大。随着近年我国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本地浅部及中深部的矿产资源已得到快速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缓解当前资源瓶颈的约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河南省西部煤层深部铝土矿床将是近期及未来主要勘查和开发的方向。

关键词:煤下铝土矿;成矿规律;勘查前景;河南西部

河南省西部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已陆续有专业地质队伍和教授专家组成的调查组进入该区进行煤和铝的勘查研究工作。通过地质队伍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至目前为止,在该区300m以浅区域内已探明并提交多个大、中型铝土矿区报告,提交了铝土矿资源储量达2亿多吨,给河南及我国的铝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为确保铝工业的持续快速地发展,进行煤下铝的勘查开发工作势在必行。

1区域地质概况

铝土矿资源在河南省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该地区包括洛阳新安县至三门峡陕县一带,西起扣门山断层以西陕县断陷盆地北缘的七里沟,东至位于龙潭沟断层以东的新安向斜盆地西北缘,东西绵延百余千米,是河南西部较大的铝土矿田,区内地层比较齐全,沉积岩广泛分布,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小,构造比较发育,主要矿种有铝土矿、粘土矿、煤、铁矿、硫铁矿、石英砂岩、石灰岩等,其中以铝土矿、煤、石英砂岩为主要矿产资源。

1.1地层及含矿岩系特征

1.1.1地层本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区,除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炭系下统缺失外,自前寒武系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沉积厚度巨大,显示地台型沉积特点。从震旦系的陆相碎屑岩到寒武系、奥陶系的海相碳酸盐岩,从中上石炭统的海陆交替相的铝质岩、碳酸盐岩、含煤泥质岩、碎屑岩到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陆相碎屑岩,显示了两次较大的沉积旋回,造成不同成因的多种岩性的岩石类型。

1.1.2含矿岩系特征

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上统本溪组的一套铁铝碎屑岩相。本溪组地层在豫西各地沉积的厚度和岩性基本相似,但部分地段也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变化。从三门峡至新安一带以豆鲕状、碎屑状铝土矿建造为特征,砂砾岩很少见,这是海湾沉积的特征,也正是沉积铝土矿的良好场所。

含矿岩系由下而上可分三段。下段为铁质页岩,深部为菱铁页岩、黄铁页岩,局部夹“山西式”铁矿小透镜体,一般厚5~10m;中段为铝土矿层,主要由铝土矿和粘土矿组成,一般厚1~10m,局部较厚;上部为粘土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碳质页岩、薄煤层或煤线,一般厚0.5~3m。

1.2构造

区域构造具有“一穹”、“三向”、三组断层交错的扇形地垒拱断特点。“一穹”即北段村穹窿;“三向”即陕县断陷盆地、渑池向斜盆地、新安向斜盆地;三组断层指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断层,断层形成年代均为燕山期。三组断层相互交错,将穹窿和向斜分割成断块状,形成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的三大地垒式扇形断块,对铝土矿的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1.3岩浆岩

铝土矿分布地区火成岩出露面积很小,且分布零星。除中元古界熊耳群较广泛分布有中性火山岩外,在北部和南部有少量的燕山期石英斑岩侵入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在西部有零星的燕山期花岗斑岩呈岩床状侵入石炭系地层中,本地区火成岩基本上属于浅成相。一般对铝土矿体影响较小。

2矿床地质特征


(未完,全文共5632字,当前显示130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