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少数民族公路运输枢纽发展思考

1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成果分析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最终确定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其中12个为组合枢纽,合计196个城市。

1.1东、中、西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密度不均

从数量方面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数量分别为63个、55个、61个,相对均衡,但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远大于东、中部地区;从密度方面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密度分别为61.5个/百万平方公里、33.7个/百万平方公里、9.0个/百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密度约为西部的7倍之多,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无一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足以说明这一点。

1.2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比重偏低

目前我国拥有4个直辖市,265个地级市,32个地区,共计301个非少数民族自治的地级以上城市,其中187个城市被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占所有城市的62.1%;同时我国拥有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却只有9个被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仅占少数民族自治州的30.0%,其中西部地区仅为22.2%。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公路客运枢纽比重偏低。

2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发展分析

2.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征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中国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每个人的生活。经济全球化对于少数民族经济影响巨大。经济全球化为推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环境,其中尤以与发达地区在科学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日趋拉大为甚。由此导致了少数民族经济具有如下特点[3]。

2.1.1少数民族经济相对落后,与主体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大

少数民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收入水平不高,与主体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大。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2.1.2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普遍缓慢

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从非经济因素来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缘劣势造成的经济关系的超封闭性;二是少数民族封闭的意识和落后的观念;三是少数民族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形成创新瓶颈。

2.1.3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大多数少数民族发展处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有的甚至是游牧部落社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平极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社会发育程度低,限制了民族地区市场范围和分工的扩展、资本的形成及比较优势的发挥。

2.1.4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经济形式占主导地位

这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制约瓶颈。在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与畜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很多少数民族的生计主要依靠简单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的结合,技术和资本极端缺乏。由于农业本身就是效益偏低的产业,而许多少数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又多以家庭式小规模经济组合体为劳动组织形式。由于农业技术长期不变,农业生产工具落后,使农业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非常低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发展应大力发展特色经济[4]。


(未完,全文共3932字,当前显示12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