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跟踪审计策略以及留意事项

跟踪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延伸和扩展,是现代审计办法的创新。从国内实践状况看,跟踪审计的产生至今不到13年,目前还处于探究阶段。从理论到实务上,还有大量的问题需求经过理论来处理。跟踪审计是朱鎔基总理在1998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他请求审计机关对“严重项目要停止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于1999年在《关于增强根底设备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中提出审计部门要根据《审计法》对国度拨款的严重项目停止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2001年审计署制定《审计机关国度建立项目审计原则》明白请求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度建立项目,审计机关能够对其前期准备、建立施行及完工投产的全过程停止审计监视: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财政资金运用到那里,审计就跟进到那里”:紧随其后,国度审计署把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维护事项、严重突发性公同事项、国度严重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写进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中。由此不难看出,跟踪审计阅历了从提出到内容、范围不时扩展的一个过程,也同时表现了国度关于跟踪审计的注重以及展开施行跟踪审计的意义。

一、基层审计机关展开跟踪审计的战略

(一)创新审计理念,全方位展开跟踪审计。跟踪审计是指国度审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原则对审计单位、项目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停止的一种监视活动。刘家义审计长指出,要从为什么审计、为谁审计、谁来审计、怎样审计等四个方面,实在树立“科学的审计观”,坚持监视与效劳并重的理念。盘绕关系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资金,关注国度严重政策措施的执行状况,提醒和剖析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和单薄环节,有针对性地从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层面提出意见和倡议。基层审计机关要顺应形势开展需求,由事后的、静态的、微观的、批判性的传统审计向预防的、动态的、宏观的、建立性的现代审计理念转变,鼎力推行运用跟踪审计,凡具备条件的项目,都应积极展开跟踪审计。当前应重点向社保、农业、资源、环保、外资运用等专项资金审计拓展,特别是在严重投资项目、严重资源环境项目、严重民生专项资金审计中全面展开跟踪审计。要增强立项调查研讨,紧紧盘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经济社会运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肯定跟踪审计项目,精心组织施行,充沛发挥“免疫系统”功用。


(未完,全文共3786字,当前显示10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