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某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5个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围绕五新目标、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构建六项工作机制”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比20xx年增长72.9%,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1元,比20xx年增加2298元,年均增长12.1%,连续4年保持2位数增幅。近年来,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围绕发展新产业,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构筑新的产业格局,走好产业强村富民路子。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特色突出、初具规模、龙型体系全、市场潜力大、增收前景好的要求,在全市确立了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进行集中开发、重点培植、跨区域发展、产业化经营,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意见》和《济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配套政策,对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及相关配套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目前基本建成了大蒜圆葱、精细瓜菜、优质水果、水产养殖、速生丰产林等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形成了南部与西部大蒜圆葱种植、中南部肉蛋鸭饲养、西北和东部奶肉牛饲养、中西部精细瓜菜种植、东部山区与中西部优质果品、微山湖域水产养殖等六大特色农业生产专业区,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济宁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惠及百万农民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同时着力配套抓好一批龙头企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的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全市目前已形成大蒜圆葱基地130万亩,蛋鸭存栏1000万只、肉鸭出栏4500万只的饲养基地,奶牛存栏7万头、肉牛出栏30万头的饲养基地,200万亩的瓜菜基地,90万亩的果品基地,70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150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础,40万亩的苗木杞柳基地、6.5万亩的甜叶菊基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家、省级27家、市级216家,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5万户,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规模1亿头只,全市有55%农户和53%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50处,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489个、面积250.4万亩。


(未完,全文共6936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