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现阶段乡镇地方税源建设研究与思考

目前,我国改期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乡镇地方税源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结合县情,壮大乡镇地方税源,摆脱乡级财政困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是新阶段对我们地税部门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县情背景

都昌,鄱阳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73万,其中身居海外、外地务工人员达20万之众。20xx年全县地税收入计划6900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计划的39.43,其中乡镇地税收入为2339万元,仅占全县收入计划的33.90。这里有江南面积最大的沙丘,有省级森林公园,有与庐山隔湖相望素有鄱阳湖魔鬼黑三角之称的老爷庙水域,滨湖2个乡镇被联合国鹤类基金保护委员会划定为保护区,是候鸟越冬的天堂。都昌外湖水面占鄱阳湖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产得天独厚,联合国援建项目2799万亩精养鱼池正日益发挥作用。周溪镇生产的有核珍珠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中东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享有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境内物产丰裕,人称“稻菽宝地”,金花(油菜)银花(棉花)闻名全国。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精白钨矿、天然硅沙、花岗石取之不尽。都昌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药材的习惯,驰名中外的蔓荆子、神药奇花“菊三七”都是地道的中药材。“百匠之乡”驱使大批能工巧匠外出务工创业,都昌籍建筑大军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全县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港运码头空前繁忙,杭瑞高速横贯东西,规划中的衢九铁路也将通过境内。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堪称“水产大县”、“农业大县”、“资源大县”、“建筑强县”。由于多种原因,乡镇经济发展缓慢,

二、三产业相对滞后,乡级地方财政异常困难,赤字每年居高不下,乡镇债务包袱日益沉重。国家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收入来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加强乡镇地方财源建设愈显迫切。

二、现阶段乡镇地方税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滞后

从三个产业在我县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和劳动力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达4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低为29,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只有23。一二三产业间差距过大,整体结构畸形,这种布局严重制约着地方税收的增长。据统计,来自一二产的税收有的乡镇几乎为零,地方税收主要靠第三产业支撑,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大多集中在建筑、零售、餐饮、运输及金融等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行业发展缓慢,有的近乎停滞不前甚至逐年萎缩。

2、税收规模过小比重逐年下降

乡镇地方税收不仅存在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管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收入规模也很小,仅占全县三分之一份额的乡镇地方税收很难满足地方政府实现和履行社会经济职能的客观需要,税收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弱化。在全县24个乡镇中,年地方税收超100万元的只有七个,仅占30,目前,尚未出现年地方税收过200万元的乡镇。分税制后,乡镇地方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地方税收和gdp的比重虽呈波浪式升降,但总体趋势在下滑,从近年看,每年下降比例均在10以上。

3、税源结构单一税收后劲乏力


(未完,全文共4140字,当前显示13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