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建设的调查报告

中共铁岭县委书记王连生

按照年初计划安排和全市大调研活动要求,我们对沈铁工业走廊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工业走廊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了加快工业走廊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沈铁工业走廊的成因及发展现状

近两年来,铁岭县开始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县gdp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入相当于前五年总和的2倍,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连年攀升,蓄积了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营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发展环境,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县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释放,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和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沈阳经济区沿102线自南向北强力推进,沈阳正由重工业城市向资本输出城市转变,极化和扩散功能凸显。铁南三镇近水楼台,得天独厚,责无旁贷地成为承接沈阳经济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率先融入沈阳经济区的先遣队。从铁南三镇自身来看,作为全市重量级产业带和县委、县政府多年倾力打造的旗舰乡镇,近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存量资源骤增,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走廊雏形初现。县委审时度势,在年初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沈铁工业走廊这一战略构想,大手笔规划,强势推进,到目前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超常规的开发前景。

沈铁工业走廊战略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开创了铁岭县从倾力发展工业到以工业化为核心发展战略的良好开端;开创了铁岭县以产业集群为特征,以打造工业园区模式来发展工业的良好开端;开创了铁岭县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对接沈阳经济区、融入经济大循环的良好开端,其深意在于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核,构筑区域经济增长极,进而提升和带动全县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全面振兴步伐。这一战略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选择;既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又是加快实现铁岭县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中率先崛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沈铁工业走廊呼之而出是天时、地利、人和作用的结果,沿线交通便捷,地缘优势明显,基础雄厚,厚积薄发,建设沈铁工业走廊正当其时。

一是区位优势成就增长极。沈铁工业走廊以102国道为轴线,背靠铁岭市区,前承沈阳辐射,南北长45华里,是连接沈阳与铁岭的金色通道。发达的铁路、公路网,高度集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孕育了早期的路边经济和今天融入沈阳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的基础。

二是工业园区搭建项目招商平台。近两年全县工业园区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初步具备了加速推进工业化的支撑条件。今年重新规划拓展了新台子、懿路、腰堡、凡河以及平顶堡、镇西堡工业园区,懿路、腰堡工业园区投入基础设施资金2200万元,基本达到了"四通一平"标准,园区形象和整体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产业集群引发强磁效应。从目前看,沈铁工业走廊已开始进入了以产业招商为主要手段的高级招商引资阶段,新落户企业的门类大多集中在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加工、橡胶机电等几项重要产业上,初步构建了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为进一步做大"三个基地"和吸引域内外资金夯实了基础。

四是资源优势蓄积发展后劲。沈铁工业走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基础日渐雄厚,各种经济要素活跃,工业集中度较高。除此之外,这里还具有率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观念、科教、人才、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优势,发展后劲不可估量。


(未完,全文共5140字,当前显示14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