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垦荒志愿者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我的1958

走出校门踏征途

1957年7月上旬,遵照**部长的指示,**省政府决定:省农机校农机专业应届毕业生提前毕业。半数人前往铁道兵农垦局开发建设北大荒,半数人到各县农机站建设新农村。

经个人申请组织批准。7月中旬,我和90多名男女同学,如期来到**,分配到密虎宝饶四县境内的十几个铁道兵农场。

地处饶河交通不便的八五九农场,分配到5名男生。又有多人要求到边远艰苦地方贡献力量。农垦局只批准4名男生,受录者均感荣幸。

我们9人从**乘火车,取道佳木斯,换乘七天一个航程的轮船前往饶河。7月22日,在佳木斯候船时,合影留下历史瞬间,珍藏至今。

经三昼夜航行,28日到达边陲小镇东安。受到八五九农场赵明高场长的亲切接见,交谈中我们感受到“老八路”对青年的关爱、鼓励、重托和厚望。

八月初,我们被分配到各开荒队的拖拉机上,任换班驾驶员。有幸在国家“一五”期间留下我们垦荒地足迹。

半年后,定级为见习技术员,月薪36元。

水陆运输接官兵

1958年,是八五九农场移迁到饶河后,建场开荒的第二年。为扩大开荒面积,年初组建四个开荒大队。从三个分场抽调20台拖拉机和机组人员,等分到第一、第二开荒大队。分别在“里小山”和“东道林”进行大面积开荒。第三、第四开荒大队,分别在“新兴洞”和“四合”勘测和筹建。

开春后,我们九人结束在修配厂的修车实践。魏圣才继续留在总场机务科任技术员,林风山等数人任开荒队机务队长,还有数人在拖拉机上继续充实基本功。

张振山和我两位校友与八名拖拉机手,到**接回10台dt--413拖拉机。每人驾驶一台,机车后背着装满柴油的大油桶,经虎林虎头铙河等地,空行400余公里,安全回到总场。张和我分别分配到第一和第二开荒大队(同时分配的还各有一台同型机车)。

dt-413是从匈牙利进口的50马力链轨拖拉机,体轻马力小,不适低湿地开荒。只能在草甸湿地拉大爬犁跑运输。

从二大队到总场部近百里路程,除不足20里土路外,其余均是低湿荒原。拖拉机过后车迹很深,跑3-5趟就需另开新路。

两台运输车,承担全大队开荒、房建和生活所需物资的供应,还负责人员接送。每天往返一次,每十天或半月更换一次木爬犁。

五月上旬,从佳木斯开往饶河的客轮,当年首航来到东安,送来数百名转业官兵。分配到第二开荒大队的百余名军人,就是乘坐这两台水陆通用的大爬犁来到新居点的。

当年八五九总场接受三千四百余名复转军人(八五九场志为据)。早在三四月份,陆续从**乘坐大卡车,经冰冻的陆路来到农场。三江开航后,分批从佳木斯乘船来场。


(未完,全文共3369字,当前显示10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