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阻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主要因素及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市、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症结就是农村的基层班子建设,有了一个好的班子,就能带领广大村民走致富道路,而好班子往往都是采用规范化的民主式管理,无论是华西村、滕头村、还是小路下村、明伦村,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由此看来,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为此,我根据10多年机关工作的体会和下基层半年多来的实践和感受,与大家共同研讨村级民主建设问题,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近几年来,随着村级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民主政治建设的触角已延伸到村级基层政权建设,民主选举,民主议事决策,已深入到每个党员群众的内心深处,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求强烈,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速度滞后,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干部民主意识落俗套,是阻碍基层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村镇乡干部,尤其是村干部,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经验型干部较多。几十年来,镇乡干部就是采用垂直式的灌输方式;或是采用让村干部自生自灭无为而治的方式管理,认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农意识强,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村级事务的关心度大大下降,多数农民放弃知情权、参与权,更不用说行使监督权了,另外也认为如果充分发扬民主,就难以集中,难以贯彻上级领导意图,于是认为采用传统的模式选拔人、使用人,用传统方式管理省事,利于稳定。如有些村支部书记认为有些事情,只要对群众有益,也就做了算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利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干脆我们几个支委商量定了省事。

二、群众民主意识混乱,是阻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的内在因素。当前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讲民主,是在搞形式,只不过是党代会、人代会或党支部、村民会换届时让他们画几个圈,没有什么意思,事不关己,就按照上级领导意图行使民主权利算了;二是认为既然让我们行使民主权利,我们就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如果上级领导有意图,就有逆反心理,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可。将那些自己心理上也通不过的人,被一部分人鼓动后,就违背意愿,行使民主权利;如对于支部书记下派的村,一些党员认为:村里物色不出支部书记没面子,换届选举就会不投下派干部的票。三是那些望“官”心切的村民利用换届选举,搞宗族、宗派、拉票现象,具体体现在村民会换届选举上,这种现象相对来说,多一些,村主任上任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与村支书比权力大小,地位高低,搞小团体,导致对三委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未完,全文共5322字,当前显示120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