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档案信息化,是指由国家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在其统一规划和组织管理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并完成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处置以及利用的过程。一般而言,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标准和规范建设以及档案信息化的应用系统建设四方面内容。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4]40号)两个重要文件都强调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一体化、网络化、共享化等特点,明确了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这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通过科学整理档案信息资源、全面挖掘档案社会价值,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具体而言,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重要价值。一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一直以来,我国档案管理采用的是以档案实体管理为重点的模式,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手工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利用的,这种模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人员的效率很低;而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以后,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数字化、自动化、一体化、共享化,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省时省力,只需一次录入档案信息就可以多次利用,极大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效率。例如,对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而言,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后,学校各部门就可以根据特定权限,通过校园网直接查询一些人员的信息,从而可以为高职院校的科学决策提供便捷、准确的依据。二是保护档案纸质载体。对于档案管理而言,纸质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原始证据,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反复查阅纸质载体,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经过反复翻阅、反复拆装后,纸质载体很容易受损;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后,档案管理人员只需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关信息,极大减少了对纸质档案资料的接触,从而保护了纸质档案管理载体。三是推动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同时,可以为我国档案管理体系创新和完善提供动力,并使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分类、整编、查阅、利用更加规范,从而推动我国尽快建立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


(未完,全文共2830字,当前显示9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