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调研报告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养老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许多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养老机构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因此,养老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可靠的养老保障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xx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现状

2007年,xx区下发了《xx区为老服务工作方案》,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作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区大力推行。到目前为止,xx区的养老服务工作从无到有,服务队伍从小到大,服务内容从易到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区政府十分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将全区社区服务员、“4050”基地人员纳入社区养老服务专职队伍。建立起一支拥有598人的社区养老服务专职队伍,其中社区服务人员140人,社区“4050”基地人员458人。这为xx区实行政府购买补贴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广泛发动,吸纳了一大批社区居民,驻社区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学生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全区养老服务志愿者达到6323人,补充了社区养老服务力量的不足。

二是确立了两种包保服务模式。以往我区养老服务工作一直由社区社团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在承担,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不固定,服务管理比较松散。从去年十月开始,我区对老人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将服务确定为“三个坚持”(即:与重点服务对象每天坚持联系一次;每周坚持探望一次;每月坚持进行一次综合服务)、“六个必访”(即:生病住院时必访;生活发生困难时必访;家庭发生意外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邻里之间发生纠纷时必访;房子乔迁时必访)两种模式,社区养老服务专兼职服务人员通过签订服务承诺、召开服务对接会等形式,与全区2594名老人建立了包保服务关系,其中结成“三个坚持”包保对子1292个,结成“六个必访”包保对子1302个,2008年共为全区“三无”、特困、优抚、空巢、高龄、残疾老人提供服务43000余小时。

三是构建起养老服务基本框架。通过一年的实践初步建立起我区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行框架。区民政局牵头,负责全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总体协调和调度;各街道社会事务科具体负责各社区养老服务的业务指导,服务监督;在各社区建立起社区养老服务站,负责服务对接、服务回访和日常服务工作的管理。形成我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三级服务运行框架。

四是形成了一批品牌工作。各街道、社区在积极落实《社区为老服务工作方案》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途径,形成了如清和街道爱心门铃、“三心服务”,永昌街道“五乐协会”、“流动敬老院”,桂林街道网上养老服务等一批养老服务的品牌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专职养老服务员和志愿服务队伍。

二、目前养老服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老人养老,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会机构养老,由于各种原因,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很值得关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未完,全文共6985字,当前显示13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