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保障基础之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xx县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获得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以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灾害、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由于我县可支配财力较弱,全县社会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补助资金,地方配套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救助水平与困难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滞后,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笔者以xx县为例,探讨贫困落后地区的社会救助工作。

一、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

xx县位于湘西自治州中部,总面积174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96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其中农业人口2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较集中且数量较多。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565户8202人,农村低保对象11753户26000人,五保供养对象2129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发展。

1.领导重视,社会救助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民政牵头,多方协作”的社会救助格局二是夯实基层救助机构,投入资金100万元,在全县16个乡镇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站,并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三是逐步完善制度,县政府先后出台了《xx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xx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了社会救助相关标准、范围,严格执行申请、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管理,使社会救助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县本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2013年县财政配套资金273.1万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869.6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03.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70.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05万元,共计6348.6万元,占当年全县民生工程总资金的70%,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规范管理,低保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规范发展城市低保。我县城市低保工作经历了建章立制、保障扩面、规范管理三个阶段;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仅限于“三无人员”发展到覆盖全县所有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困难户,做到突出重点,分类施保,按月足额发放低保金,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补助水平逐年提高,经过几次提标,月人均补差水平已达到251元,100%完成省定为民办实事任务。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率。经过各方努力,我县农村低保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10%,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也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已达到111元,100%完成省定为民办实事任务。三是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为实施新的保障标准,我县打破过去平均调补的老办法,将保障对象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分成不同的类别,并设立相应的保障标准,实行分类保障,把重病、重残、年老体弱、缺少劳动力的特别困难对象纳入重点保障范畴,避免“关系保”、“人情保”、“漏保”、“错保”等现象的发生。四是进一步健全物价上涨补贴机制。2013年为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供养对象发放物价补贴18万元。


(未完,全文共5041字,当前显示13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