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强市城市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题中之义。今年5月中旬,市政协就“如何创新社会服务管理”问题,深入到我市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市社工委、民政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题调研,重点研究作为城市基本单元和社会组织细胞的社区建设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座谈交流和比照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经验,对我市社区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调研。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正日渐走上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居民的祈盼仍有不小距离,从观念到体制,从形式到内容,从手段到模式,从人员到配置等方面,仍有不小提升空间。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社区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城市社区从2006年的42个发展到2013年的48个,全市城镇人口17.2万人,其中城区三街共有社区32个,人口13.9万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290人。目前按照办公用房8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完善了47个社区居委办公平台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开展活动为抓手,推进社区建设上台阶一是开展以“六好”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先后有39个社区被省命名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其中,凤仪社区获得全国“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殊荣二是开展幸福社区创建活动。沿江南社区、凤仪社区作为xx市首批26个“幸福社区”创建试点社区,在中期评估中,分别获得xx市综合型社区第一名和单元型社区第二名的好成绩,终期评估继续以良好成绩达标。

(二)以创新模式为基础,推进社区管理上规范。以凤仪社区、海塱社区为试点,进行“一居一站”建设。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站,有效承接政府委托事务,依法协助政府履行相关职责,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目前两个试点社区已按“三位一体”模式完成设置,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分工协作、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治理结构,为今后逐步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创造了条件。

(三)以搭建平台为依托,推进社区服务上水平。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了红荔、新村北等17个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1358万元(主要是上级公益性资金拨款),建成“星光老人之家”36个,面积共400多平方米,拓展了救助、托老、保健康复等服务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活动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生活。目前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共有165人,工作人员15人。同时,开展“平安通”建设,为全市符合条件的近500户独居和“空巢”老人提供贴身跟踪服务。

(四)以科学管理为手段,推进社区管理上档次。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手段,从2012年7月开始,我市采用先行先试的办法,选择关围、龙井、凤仪三个社区作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管理模式,将社区管理员“下沉”到网格中,促使社区管理员逐步向“一岗多责、一专多能”转变,为社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使社区的社会监管体系日臻完善,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得到进一步加强,居民自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未完,全文共6444字,当前显示13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