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市环境质量情况调研报告

一、市水环境质量情况

1、基本情况

我市地表水主要包括义乌江(南江)及其17条支流、大陈江、洪巡溪两条浦阳江支流、饮用水源和水库、农村池塘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水环境治理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的重大实事来抓,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到100%,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经过义乌江流域新三年环境整治(2007-2010),2010年,义乌江出境断面水质ⅲ类水质占42%,ⅳ类水质占24%,在2000年以后首次出现ⅲ类水。2011年和2012年,义乌江出境断面水质都优于入境断面水质,在全省断面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给予市政府300万元奖励。19条小流域水质以劣ⅴ类为主,据《xx市河(溪)流断面考核结果》显示,19条溪(河)流30个断面中,劣ⅴ类水体2010年占76.6%,2011年占86.6%,2012年占73.3%,2013年占76.7%。农村池塘污染严重,多数失去生态功能。

总体来讲,虽然我市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遏制,但水质仍然不好,彻底改善需要做大量工作和较长时间。除饮用水源和水库外,主要水体水质仍以劣ⅴ类为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

2、存在问题

(1)、义乌江环境容量小且水质受外界影响大。2009年,xx市很环保局“义乌生态环境荷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义乌江氨氮的纳污能力仅为160吨/年,而实际每年排入义乌江的氨氮近3000吨(其中生活氨氮占81%)。同时,义乌江水质受上游来水和降雨影响很大,从近10年的监测数据看,东阳交给我们的水大多都是劣ⅵ类水,已经没有纳污容量,自身调节净化能力很低。

(2)、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目前,xx市已建成6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6万吨,实际日处理24万吨,到2013年将新增3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达到44万吨。但由于是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作滞后,污水处理厂没有很好发挥效用。例如稠江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5万吨,晴天时进水量是8.9万吨,下大雨可达20万吨,大陈2万吨,现只有1.1万吨。

(3)、污水处理厂排放不达标问题。由于存在设计、工艺问题,同时由于部分排污企业把不达标废水排入管网,对污水处理厂造成了冲击,目前部分污水处理厂存在排放不达标问题。例如,后宅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大陈厂基本不能达标排放,江东、佛堂、稠江、后宅、大陈等二期5个厂运行多年未能完成验收。

(4)、基础设施管理机制问题。我市253个村的污水进行纳管处理,221个村的污水就地处理。但是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运维监管机制和管网运维机制尚未建立,管网和农村污水治理治理设施缺乏正常维护。

(5)、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没跟上。我市小溪流污染严重,19条小溪流,大多成为排污沟,鱼虾绝迹,农村池塘也多数失去生态功能。这些溪流、池塘的治理,除了沿岸截污纳管之外,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或水循环等综合治理。虽然我市实行了镇街一把手“断面长”制度,由于对各镇街的考核力度不大,对镇街领导的触动不大,没有镇街对溪流真正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小流域整治的效果还不明显。

(6)、环境监管力量薄弱问题。xx市大小企业三万多家,而列入重点监管的印染、电镀、造纸等企业只有120多家,花片厂、亚克力、小饰品加工、化妆品厂以及一些非法小电镀、小印染等污染企业广泛分布于城乡。目前环境监察大队35人,每年要处理2000多件信访、纠纷,对隐藏在全市的环境违法企业难以全面监管。

3、建议

(1)、针对上游来水差的问题,建议加强与上下游政府间的协调,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


(未完,全文共5806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