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流动人口已达百万之巨,占全市人口比重正加速上升,对我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这个群体以农民工为主体,既是我市现代产业基地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平安合肥”、“和谐合肥”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话语权”相对缺失的弱势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渴望享有者。在促进我市发展转型、协调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格局中,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推动实现社会融合,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事关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性课题。7月中旬,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由倪建华副主席带队,就我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在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本报告中流动人口是指户籍不在xx市的外来人口。现汇报如下:

一、我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截至2011年7月底,我市共登记流动人口120.63万,相当于户籍人口的24%,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9.4%,考虑到有部分流动人口没有登记或者不愿登记,实际流动人口应大于120万。以2008年我市流动人口70万计,近3年净增约50万,年均增长约23.8%。流动人口主要租房居住,以包河和瑶海两区居多,约占全市流动人口42.58%,也有部分居住在企业内部和建筑工地等。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从事建筑业、制造业、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劳动密集型行业。40岁以下青壮年约占80%左右,适应能力较强,能适应苦、累、脏、险等工种。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占51%左右,高中及中专约占28%,大学(含大专)以上约占21%。近年来,我市结合工作实际,主动顺应发展要求,及时转变工作理念,认真探索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式,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试点市,为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1、逐步廓清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将流动人口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片面被动地当作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人群、治安防控的主要对象,这一工作思路,正逐步确立为共识。2008年,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流动人口“1+8”服务保障体系,现已拓展为“1+16”服务保障体系。今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市几乎每年都出台新的政策,逐步完善有关流动人口工作制度,这些政策涉及到计生、就业、居住、教育、权益保护、社保等方面,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2、初步形成了“纵横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截至7月底,我市初步形成了由市、县区、街镇、村(居)组成的四级服务与管理网络,创建了“党政领导、综治牵头、部门分工、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服务与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了由公安、人社、教育、财政等32个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逐步发展横向的工作平台,加强彼此间的协作。街镇建立了103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成立了880个社区(村)流动人口服务站,并配备了645名流动人口专管员队伍,推动了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未完,全文共8394字,当前显示13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