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创新理念优化机制推动大连慈善事业跨越发展

近年来,*市民政局围绕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强化政府责任,健全城乡低保制度,确保城乡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慈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通过集中捐赠、经常化捐赠、项目捐赠、义工服务等形式,形成了慈善活动经常化、慈善主体社会化、慈善行为志愿化、慈善服务公益化的工作格局。近年来,累计接受慈善款物价值10.1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854.5万人次,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城市文明、构建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创新工作理念,优化慈善事业发展机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公益事业,在加大城乡低保救助力度的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有效发挥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效能。

1、健全党政重视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把社会捐赠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之中。市委每年都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对社会捐赠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责任制度进行专题研究。张成寅书记到任不久就多次视察城乡困难群众家庭,到市民政局进行专题调研,对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提出明确要求。夏德仁市长定期听取社会救助政策制订和工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市政府成立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民政局、财政局、发改委、农委等30多个部门和单位,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2006年,市委、市政府召开首届全市慈善大会,全市慈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建成覆盖城乡的救助超市网络。1997年开始,我市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经常性捐助活动,建立了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经常化社会捐助组织机构,设立区市县捐助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建成社区捐助接收站536个。去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共投资269万元,相继建成救助超市中心10个、救助超市156个,实现了各区市县有“救助超市中心”,街道乡镇有“救助超市”。对困难群众生活必需的米、面、油、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进行集中采购,低价出售,对接收的居民捐赠的新旧物品,免费向困难群众发放。仅2005年,我市农村乡镇救助超市就救助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灾民和低保边缘户4.31万人,救助粮油、化肥和衣物价值349.7万元。


(未完,全文共3132字,当前显示9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