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民主化进程对党的村级组织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一、前言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顺应时代、合乎民心、立意深远的政治工程。*年2月,全国出现了第一个由农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广西宜州市屏南乡果作村民委员会。1981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年宪法对村民自治体制作了规定,*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年上升为正式法,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年召开"莱西会议",进一步总结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经验。*年10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个民主首次写进了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从上述过程来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深入,已经成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政策,成为农村改革二十年来重大成果之一。但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也会对基层组织建设产生能动作用,需要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以积极研究、探索、实践和解决。

二、民主化进程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冲击和影响

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村民自治”后基层民主环境的变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1、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权威性产生冲击。目前,村级组织中,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委会管理村级事务不规范,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没理顺,部分干部群众中对于“以党支部为核心”和“村民自治”两者之间关系存在模糊认识等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村级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面临挑战。

2、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形成“倒逼”。近年来,以村委会民主选举为代表的“村民自治”,无论在法律的保障、程序的严密、制度的规范、覆盖的层面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相对来说,党内民主在竞争性、开放度、党务公开程度等方面都有落后的趋势,既影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质量,也对党组织的自身地位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村委会选举中民主力度的不断加大而呈现不断激化的态势。

3、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产生变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改变了农村基层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关系,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的变化,决定了党的领导方式、工作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应变化了的经济体制,并找到新的农村工作的方法、手段和依托。现在农村干部与村民,不再只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而变成为民主、协商、互动的关系。靠行政手段压人,用简单粗暴工作方法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改变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民主的理念、民主的方法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合理、合法、有效的方式方法,在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上实现转变。

4、对保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提出更高要求一是党组织缺乏自身过硬、致富有方、基础扎实的领导班子。如果不重视把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分子推选进党组织领导班子,党组织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受到影响。二是党员队伍建设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年龄老化、文化偏低、作用不明显等因素影响了党组织的整体形象。三是党内存在的作风问题和廉政建设问题也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在群众中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原因分析


(未完,全文共9175字,当前显示13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