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选派青年干部赴沿海地区务工锻炼的成功实践与思考

灵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石山区,境内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人才匮乏等原因,因此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在中央和山西省、大同市的大力扶持下,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勇攻坚,贫困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到1998年,全县首次整体实现温饱目标。然而即使如此,距离脱贫致富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从2000年开始,灵丘县委、县政府从加快开发人才资源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干部素质作为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针对贫困地区育才环境相对较差和干部思想观念滞后等因素,首次在全县范围内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干部远赴沿海地区进行务工锻炼,实施“借地育才”和“放飞凤凰”。工作实施以来,取得的效果远远大于起初的初衷,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仅得到了转变,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带动和吸引了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借地育才”的行列,一批市场经济带头人正在灵丘县迅速崛起。

一、选派青年干部赴沿海地区务工锻炼的主要做法

(一)施开放性人才政策,探索超常规人才发展新思路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我们顺利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重要保证。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条件下,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干部素质是第一要素。如何突破传统单一顺向的静态管理模式,在多元化进程中,因地制宜,切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寻求内在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组织人事工作迫在眉睫需要攻克的新课题。

灵丘作为经济贫困建设贫困地区,如何尽快摆脱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这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休戚相关。为了合理优化人才结构和加快建设贫困地区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步伐,灵丘县委、县政府决定首先从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积极发挥人才在经济发展中所提出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灵丘目前经济发展滞后,自身尚不具备培育和造就人才环境的特点,在团中央扶贫工作队的积极支持下,在全省率先采取“借地育才”的办法,通过输送年青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借优势环境(思想意识,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操作技能等)培养出一批回来后能带动落后地区经济腾飞的新型干部。为此,果断出台了一系列开放性人才政策。一是选派乡镇、县直机关35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分期分批的外出务工锻炼;二是一年派出期间的一切工资待遇不变,一年期满原则上回县工作,如自愿在外工作可办理调动手续,对确需延长锻炼时间的,经组织批准,可继续在外锻炼;三是对派出工作各方面表现突出回单位工作,具备条件的可优先提拔使用,对自愿“下海”经商办企业的,可提供“青年创业基金”资助;四是对选派务工干部提出“八个一”要求,即“建立一个关系网、学会一门技术、联系一个老板、拿到一个位子、引进一个项目、提供一个信息、带出去一批人、做一个当地合格公民”。灵丘县委的政策出台后,立即引起全县干部群众的关注。在几天后,报名的就达到100多人,最后择优选送64名同志赴广东省肇庆、浙江省台州等地进行务工锻炼。通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从现在看这种新的思路和人才政策,在培养人、造就人、更新人的思想观念方面正显示出了越来越为强大的生命力。


(未完,全文共5235字,当前显示13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