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场依存和场独立有效性对二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认知风格已成为语言学中广泛的研究领域,认知风格直接影响和控制知识学习过程。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认知风格是二语习得中最常见的,也是人们研究得最早最多的领域,是认知风格的核心。就二语教学而言,教师若能在教学中了解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并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并改善他们的认知风格,做到因材施教,将有效地提高其二语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场独立和场依存有效性二语教学

认知方式是由奥保特首先运用,后被学者们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理论。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场依存型,谨慎型/冲动型,聚合型/发散型等等。其中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对指导二语学习和教学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反映学习者本身的各种特征和策略,辨别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二语教学质量。

一、场独立和场依存理论

场独立和场依存是学习风格中的两种类型,笔者首先引入学习风格,再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理论的历史来源和特征进行描述,最后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原创研究者和实验者witkin与brown。

(一)学习风格介绍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产物,它具体指能使认识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认知语言学派认为语言学习是知识获取,并且是怎样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学习风格、学习者类型。child(1981:75)认为学习风格是一种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智力、动机和永久因素。ausubel(1968:170)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人认知组织和功能上的持续差异性。witkin及其他学者认为学习风格具有个人智力和感观特点,是思考或学习模式。

(二)场独立和场依存特征

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通过对场独立和场依存的认知方式与二语习得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其认知风格是二语习得中最常见的,也是认知风格中研究得最早最多的,是认知风格的核心,代表了人们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场依存者往往依靠外部提供的有关信息,倾向于从整体上认知事物,优先注意周围人际关系网络,擅长社交,以习惯思维解决问题。场独立型往往依靠自己内部的知识框架,关注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倾向于独立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很少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三)场独立和场依存理论来源

早在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witkin就区分了场独立和场依存。他最早研究用框棒测验测量人们如何确定物体的空间垂直性,因此而区分了场独立和场依存。后来又使用镶嵌图形测验,即让受试者看一个图形,然后拿掉,换上一个复杂的图形,但这时的简单图形看上去不复存在,受试者能从中认出简单图形,场独立者能很快找到指定对象。witkin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因素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影响称为场独立(陈琦,刘懦德,2007)。另外,brown(1980:92)认为场独立在传统课堂情景中非常注重分析活动,认为场依存在自然情景中更重要。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二语习得及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有助于人们通过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认识其对学习者的影响,表明场独立和场依存的继续有效性。笔者设计出量表,用量表中的四个指标对被试者进行比较测试,并用测试结果描述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四个特点。

依据场独立和场依存对学习者继续有效性和影响性以及对二语教学的指导作用,特设计学习风格调查问卷。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作者对下列四项指标进行了分类和编码:


(未完,全文共4244字,当前显示141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