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李东生:勤于学习,打开成功大门

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精力旺盛和大胆。从电视画面中,或报纸上获得关于他的消息,要么是纵横国外,接二连三地收购企业;要么是穿梭于各种颁奖典礼。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使大半个地球都感受到了他的活力。

凭借在资本市场的一次次搏浪,一次次出其不意的动作,李东生和他的团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一个从政府贷款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平均增长40%的全球性公司。

推动李东生四海驰骋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呢。是学习给他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燃料。他不止一次的讲过:要把工作当作愉快的带薪学习。屡次创新的成功正是来源于学习的积累: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勤于学习,打开成功大门

在李东生纵横商海的二十多年里,变化是不易察觉的,飞跃却是惊人的。

1974年高中毕业后,李东生下放惠阳马安农场,成为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员。三年的农场时光,磨练了他的耐心,也加剧了他对学习的渴望。在艰苦的岁月中,他虽然身居陋室,却胸怀抱负,在工余饭后,常常博览群书。

1977恢复高考后,李东生直接从农场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四年的时间,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从宿舍到教室、图书馆和食堂,基本上是四点一线,无暇顾及其他。

大学的学习,李东生掌握了丰富的无线电知识。当时中国的彩电行业还处于洪荒期,学技术的李东生感到,光是立志成为陈景润那样的科学家是不够的。于是,毕业之后他务实的回到老家惠州,主动联系当地一家合资企业——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即以后发展起来的tcl集团的第一家企业),走上普通的工作岗位。当时公司只有42个人,李东生负责设备的修理工作。

善于读书为刚出校门的李东生打开了通向成功的大门。那段时间,李东生几乎每天晚上都回到公司,一边读书一边值班。由于他喜爱学习,在筹建磁带铺带车间时,公司把安装一套50万美元的铺带设备的任务派给了李东生。当时没有会安装的技术人员,对机械、电工、仪器、五金、化工等,李东生也是几乎完全陌生。但面对几位外国工程师,和一群一点技术不懂的工人,李东生没有退却。不懂就学。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炼狱似的工作,终于使这套设备顺利地运行。

正是凭着踏实、善学,李东生从车间副主任逐步做到了车间主任,28岁时就被任命为tcl通讯设备公司总经理,从技术岗位走上管理岗位,实现了他事业上第一次飞跃。

在这之后的三年,李东生更是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他在惠州工业发展总公司负责外资引进工作期间,参与了十多个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筹建工作,利用这个机会与香港、日本、欧洲和台湾各种各样的企业主管打交道,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如何管好一个企业。这样的习中学,再次为他创造了机遇。1990年,李东生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事业高峰,出任tcl集团副总经理。此后一路荣升,1993年年仅36岁的他,坐上了tcl电子集团公司头把交椅。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李东生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一直强调:只有自己保持足够的成长,才能带领一个团队成长。在了解到联想改制后,他开始了tcl的股份制改革;在看到了手机市场的兴起,他启用了万明坚;当他目睹了韩国企业的兴起时,他则开始认真思考全球化的战略。

2002年tcl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这年9月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

2003年tcl利润总额16.3亿,同比增长8.9%;产品销售收入393亿,同比增长24.3%;品牌价值提升为267.12亿。


(未完,全文共4809字,当前显示14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