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抗日英雄事迹:萨师俊

萨师俊中山舰长与舰偕亡血染长江

中日海军敌强我弱战力悬殊,长江决战中多艘中国军舰采取自沈浅江方式阻敌前进,极其悲壮;中山舰长不图偷生,力战不退抱舰长埋江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首都南京陷落,日军恃其装备精良、兵种齐全、闪电战术的优势,企图以长驱之势,直取长江中游,次年即爆发武汉保卫战。当时日本海军总吨位120万吨,中国海军总吨位不到6万吨,中日海军实力之比为1:20。国民政府根据中日实力对比状况,决定中国海军不与日舰在外海作战,海军主要战略任务为防守内河。萨师俊出生于福州望族,年少时期即舍弃优裕的生活,宁赴国难,考入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加入海军实习任初级军官。萨师俊治军恩威并用,加上修长的个子、良好的风度气质,深得部下拥戴和长官赏识,加上他海军知识丰富、技术精湛,先后历任公胜、青天、顺势、威胜等舰舰长。

一九三五年时年四十岁的萨师俊调任中山舰舰长,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国父孙中山蒙难时曾登上此舰脱险,具有光荣的历史。中日开战后,中国海军舰只上的主炮都卸到岸上的要塞和炮台上,中山舰也是如此,主炮已上了岸,只剩下舰首舰尾各高射炮一门,另有机关炮二门。这些残缺的装备本已老化,杀伤能力很有限,难以出海应战,活动受到限制,因此,舰上官兵常激愤放言“为什么不让我们驶出吴淞口,找日本鬼子拼一拼,纵使不敌也光荣战死,轰轰烈烈总胜于在封锁线上捱炸。”

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日军迫近武汉,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海军总司令部命令萨师俊率中山舰担负运输任务。由于实力悬殊,中国军舰无法与日本海军进行正面作战,大多是在日机的攻击下被动应战,萨师俊也很清楚,中山舰在这样的形势下作战,人舰都很难幸免于难,因此,他也作好了与舰共存亡的准备。

十月二十四日,中山舰停泊于距武汉二十六公里之金口,清晨就已出现一架日机在中山舰上空盘旋侦察,中午时九架日机分作两个小分队,呼啸着飞抵中山舰上空,但只高飞盘旋了五分钟,又一溜烟地飞去。中山舰官兵预感到一场恶战的来临,萨师俊随即进行了作战布署。不可避免的战斗来临了。下午三点,六架敌机飞临中山舰上空,随即变为一字鱼贯式,呈轰炸队形,轮番在较高空域对中山山舰水平飞行,投弹轰炸,长江上升起了一个个的水柱,浪花四溅。萨师俊在驾驶台指挥作战,舰上火炮一齐动作,向敌机反击,中山舰为躲避轰炸,在浪波、水柱间穿行,进退周旋。

敌机久攻不果,乃改变战术,开始轮环急速俯冲,低空投掷炸弹。此时舰首高射炮和机关炮,在发射后不久发生故障,日机趁机从舰首前方空隙处,急速俯冲投弹,第一颗炸弹落于舰尾左舷水下爆炸,致船壳破裂进水,紧接第二、三、四、五颗炸弹命中舰体,进水急剧,军舰动力操纵已失灵,舰体开始左倾,日机此刻更无顾忌地来回俯冲,向中山舰疯狂地投弹扫射。

第五颗命中舰首驾驶台的炸弹,给舰上指挥系统破坏极大,人员伤亡也十分惨重,官兵血肉横飞,死伤枕藉,血淋淋的肉块和断肢在舱内飞溅,萨舰长右腿被炸断,左腿遭巨创,左臂亦受重伤,全身血肉模糊,但他仍忍着巨痛,奋不顾身地敦嘱官兵努力杀敌。副舰长迅速补位,并要求舰长撤离,萨师俊执意不肯离舰,却要受伤官兵尽快离舰,他本人誓与舰共存亡。


(未完,全文共4864字,当前显示12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