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话说公仆之德

道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我国最早的古籍中,"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古人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所谓"道",最初是指人走的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会形成道,有约定俗成之意,由此引申为做人的道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管子》、《庄子》、《荀子》等书中,才开始把道德二字连用成为一个概念,现在一般来讲,给它的定义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第1文章-http://www.wenmi1.com找范文,到第1]

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又表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许多统治者都很注重利用道德教化来巩固其统治地位。西周初年,周公创制"周礼",提出了"敬德"和"明德"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政建设的重要性。春秋初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这四条道德准则,并把它们视为治理国家的四条大纲,即所谓"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更是把德治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而系统的理论形态。孔子提出,治理社会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荀子认为,"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从此以后,大凡贤明的统治者无不把德治作为治理国家的一大法宝,把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也同样重视运用道德治世,很多国家都有较为完备的道德责任法典。德国是西方最早以法律制度形式制定各种"官员职业道德法典"的国家,先后制定了《联邦公务员道德法典》、《公务员道德惩戒法》。之后,美国制定了《政府道德法典》、《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英国制定了《文官法典》,加拿大制定了《利益冲突章程》等等。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政府道德危机之后,联邦及各州均设立了道德(伦理)管理机构,凡总统提名的政府官员在提交参议院批准任命之前,必须由政府道德办公室对其财产申报及个人品德进行论证考察,同时还配套了一系列"任后操守"措施。由此可见,道德建设在治国方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法治国家,道德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加强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结合起来,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央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当前我国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积极汲取。各级干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全社会的楷模。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意思是,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你好,老百姓就跟着你学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首先要提高干部的道德素质。在座各位都是国家干部,都属于人民公仆这一序列。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公仆之德"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讲第一,人民公仆应当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第二,怎样修炼公仆之德。

人民公仆应当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


(未完,全文共12548字,当前显示13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