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X镇科普惠农工作总结

...*镇地处路桥区东部沿海,下辖51个村居,有户籍人口6.5万,外来人口近2万,辖区面积44.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区科协的指导帮助下,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扎实开展科普工作。2008年5月份,我镇全面启动“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程”,建成了以“1站2点51室”为主体的三级科普惠农服务网络,有效形成全镇科普惠农合力,促进了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力推进了全镇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镇党委、政府对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方针,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出台工作方案。我们将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听取科普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出台了《蓬街镇科普惠农服务站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具体任务和主要措施;二是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创建全国科普惠农服务站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副镇长任组长,各片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办精干力量组成。同时,要求全镇51个村居、各专业合作社、农业创业基地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形成“人人有责任田”的组织领导体系;三是建立工作制度。包括“工作报告制度”,即各责任单位每周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度一次,领导小组每半月以书面形式向镇党委政府报告一次。“督查整改制度”,即由农办牵头,组织各片开展互检,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健全科普网络,完善基础设施

科普惠农兴村,重点在普及,关键在执行。为切实加强科普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普及面、增强执行力,镇财政拨款100多万元,启动“1251”工程。截止10月底,建成以“一站、二点、五十一室”为主体的三级科普惠农服务网络。


(未完,全文共2971字,当前显示8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