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浙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的经济论文

摘要:

浙江经济一直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和特色,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基本在75%左右,企业数量达到82%。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凸显、各种要素成本的上升、外需的下滑,浙江传统产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此,浙江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企业家转型、深化“两化融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等待探索。

关键词: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浙江

一、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

(一)提升块状经济,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据统计,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的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但大多传统块状经济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能耗高、污染多、附加值低,存在比较明显的层次低、结构散、创新弱、品牌少的低端化锁定倾向,尤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突出。

为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浙江作出了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决策,规划建设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品牌建设、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等措施,以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和乡镇功能区为主要依托,建设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配套协作,初步探索出了产业与市场互动提升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规划引导型、价值链整合提升型等转型升级的路径。2010年产业集群示范区研发投入达到280亿元,比2008年增长23%;技术改造投入833亿元,比2008年增长29%;实现新产品产值3131亿元,比2008年增长33%。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方面,2010年前三季度,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7%,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平均1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91亿元,同比增长32%。

(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

浙江主要从产业集群、重点行业和企业三大领域,实施两化融合工程,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在产业集群层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软件和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产品设计、质量检测、行业数据库共享等服务;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在重点行业层面,加强行业信息技术推广,推广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总结推广印染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行动成功经验,推进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的两化融合,建设一批两化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在企业层面,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加快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普及,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我们在阿里巴巴的调研中了解到,淘宝网建立了实时交易动态观测系统,为相关企业提供最新的消费信息,帮助企业及时把握产品销售趋势,使产品设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淘宝还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提供销售平台、营销、支付、技术等全套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建立品牌。

(三)加大企业家和人才培训力度,推动传统经济转型


(未完,全文共5416字,当前显示13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