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省委孟书记提出的用2—3年时间使我市的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围绕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尽早谋划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市委办公室、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成立联合调研组,分赴乐平、浮梁、昌江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县(市、区)主要领导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乐平蔬菜集团公司、镇桥镇、洪岩乡,昌江的吕蒙乡,浮梁的茶叶集团总公司和经公桥镇,亲身感受了我市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三大主导产业有喜有忧,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和成效

1、浮梁茶叶

作为传统产业,浮梁茶叶有着资源、文化、规模等优势,历来都受政府的关注,茶叶作为浮梁县的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浮梁县名优茶发展迅猛,广大茶农的收入得到较大增长,山区茶农茶叶已成为他们的主收入。但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茶园管理两极分化,稳产高效。浮梁县近年的茶叶总量在4万担左右。一方面高山茶园注重发展高品位的有机、aa级名优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低山连片,便于机械作业的茶园,已有十几家农场主、茶叶大户经营的近万亩茶园,注重投入,管理水平较高,但仅占浮梁县茶园面积总量的八分之一。

茶叶经营诸侯纷争,茶农增收。浮梁县品牌由原来的三五个发展到今天的十几个,但绝大部分规模较小,品种单一。由多个个体经营商贩将茶叶通过不同渠道分销到北京、上海、南昌、常熟等地,同时也引来了外地的经营大户直接来浮梁县收购名优茶,促进浮梁县在瑶里、西湖自发形成了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了茶农增收。

茶叶品种花色增加,多类发展。浮梁在发展高山名优茶的同时,依然保持传统的工夫红茶这一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6套珠茶生产线,在低山联片的茶园采用机剪、机制,加工普通绿茶,丰富浮梁县的茶类,形成多种茶协同发展的格局。

茶叶趋向无公害化,唱响绿色。浮梁县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茶生产规模,目前全县3万亩无公害茶基地的空气、水、土、产品已通过江西省农科院的抽检,已有近万亩茶园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基地认证,为今后茶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乐平蔬菜

乐平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撤县设市以来,由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去年,全市蔬菜面积达2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4万亩,全年总产量达58万吨,总产值4.89亿元。拥有全省县级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和设施最好的蔬菜科研基地,全市现有汇德、祥辉、彩云等多类蔬菜加工企业近20家,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鲜菜,全市蔬菜外销量占总量的80%,但外销蔬菜又有90%只销往周边市县。暂时处于领先位置,因此不论是实力还是名气,乐平市都已基本奠定“江南菜乡”的地位。

3、昌江养殖

2003年该区养殖业产值近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56.5,比2000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值20来自养殖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虽然已形成了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的格局,但产业化水平依旧较低,还没能够突破阻碍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离现代农业、效益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和困难:


(未完,全文共4613字,当前显示14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