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固始县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剖析

(一)来自公安内部的原因

在工作方面。一是打击效能欠佳。近年来,我们在命案攻坚、打黑除恶、追捕逃犯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逮捕数、起诉数和劳教数等反映综合打击效能的数字较往呈倍数上升,对严重刑事犯罪始终呈高压态势且成效明显。但却忽略了与公众安全感密切相关的“小黄毛”滋事、街头“双抢”、多发性的入室盗窃、盗窃家禽家畜等“小案”,加之有案不立、立而不查、久拖不决以及追逃工作不到位,实际破案率低等等问题,导致部分群众没有安全感,心生“怨气”。二是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反映在刑事执法上如取保候审把关不严,变成某些单位、某些办案民警“捞好处”的合法手段,或收取高额保证金,或保而不审,保而不侦,甚至向嫌疑人家属索要“跑腿费”。在行政执法上,滥用自由测量权,导致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群众不满意。三是争办赌博、卖淫嫖娼等“两类”案件,社会反映强烈。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单位以弥补办案经费不足为借口,不惜“重金”收集线索,跨辖区、跨警种争办“两类”案件屡禁不止。更为严重的是不裁决、乱收所谓的治安拘留保证金,收钱不开票,甚至连“白条”都不打,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在队伍管理方面。一是部分青年民警怕吃苦,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疏漏、不足之处较多,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少数民警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三是少数民警职业道德差。有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的纪律松弛、行为失范、警容不整;有的民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耍特权抖威风,“冷、硬、横、推”,引起群众反感。四是个别民警私欲膨胀,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密切,相互利用,谋取私利,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同流合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民警整体形象,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整体评价。

(二)来自群众方面的原因

1、期望过高,认识偏颇

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没有破不了的案件,没有抓不着的逃犯”。加之我们过高的承诺,不切实际的宣传和“包办一切”的形象,导致群众不论啥事都愿意求助民警,一旦希望无法实现或结果达不到“心里想”,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甚至可能转化为负面效应。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个别民警形象、作风的非议而形成对民警群体的错误认识;由对一些民警工作绩效的不满意导致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怀疑;由极少数民警身上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产生对整个公安队伍的不信任。这些有失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认同感不高。

2、知识局限,产生误解

由于一些群众特别边远农村群众法律知识有限,一部分可能对实体法有所了解,而对程序法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和刑罚的执行等有关规定不够了解,以至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例如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假释、监外执行等正常法律措施,常因嫌疑人“复出”而被群众误解为“没事了”,“肯定是xx警察受贿”的结果等等,由误解而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

(三)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1、行政干预,滥用警力


(未完,全文共4181字,当前显示13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