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市煤炭循环经济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基本情况

市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滕南、滕北、官桥三大煤田,是国家确定的重点产煤基地。现已探明地质储量达49亿吨,含煤面积800平方公里,煤层赋存稳定,对比可靠,地质构造简单,煤种多,开发开采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目前,滕州市煤炭系统共有煤矿9对,其中生产矿井7对,基本建设矿井2对,另有煤矸石热电厂一座,年发电量7200万度。近年来,煤炭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煤炭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煤电联产、煤化联营、煤与建材互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向煤炭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拉长产业链,放大能源效应。2005年全年生产原煤2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91亿元,利税4.26亿元,利润3.23亿元,上交国有资产收益8000万元。

我市煤炭主管部门严格依法管理,整体协调推进,促使了煤炭资源有效整合,资产不断优化,资本聚集能力大大增强,基本做到了煤炭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利用。但同时存在下列问题:

1、后续资源匮乏。从我市煤炭工业自身实际来看,滕州境内煤炭可采储量为29亿吨,并均已探明,新的可利用储量基本没有,且外区市在滕开矿者数量多、规模大,属我市开采的煤炭资源十分有限,只有4.8亿吨,煤炭主业在境内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不大。综合考虑我市煤炭生产现有规模及长远发展,煤矿平均服务年限约为60年,煤炭经济的结构调整及循环经济发展迫在眉睫。

2、基础薄弱。我市煤矿大多建矿时间较长,设备老化,虽经近几年的技术改造、人才培养引进,但与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仍然滞后。同时,我市地方煤矿煤层较薄,煤质整体不高,盈利空间被压缩。随着新建矿井的投产,小槽煤开拓的加速,亟需创新工作思路,搭建适用地方煤炭品种、体现资源优势的煤炭经济新格局。

3、产品结构不太合理。目前,我市煤炭经济主要靠煤炭的生产销售,虽有煤电联产项目,但项目规模小,盈利空间不大,缺少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煤炭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产业结构单一,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还不强。

二、运营模式

↗塌陷坑治理、铺路、造地

矸石→→→↘→→→→↘

↗↗发电↘↘

煤矿→煤炭→精选→炼焦→渣→→建材(砖、水泥)→地方建设

↑↘↘化工↗↓

↑↗矿井防尘↓

↑矿井水→浇地↓

↑↘工业用水↓

←←←←←←煤矿建设←←←←←

1、突出煤炭主业,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水平。在煤炭后续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本着“稳产、节约、高效”的原则,根据区域煤炭赋存情况和煤矿规模,整体规划布局,整合煤炭资源,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确保乡镇既得利益和留足发展空间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改造,已将乡镇煤矿收归市属,实现煤炭正规合理开发和(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有序发展。同时,将市属煤矿进行改组、改造,设立滕州辰龙能源集团,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水平。发挥集团优势,有效配置资源,积聚能量加快我市煤炭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未完,全文共4283字,当前显示11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