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构建公诉案件质量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构建公诉案件质量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公诉工作是检察工作的枢纽,是展示检察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形象的“门面”.案件质量是正确履行公诉职能的基础,是维护司法公正的保障,也是公诉工作永恒的追求。公诉人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建立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努力提高公诉案件质量,确保在公诉环节的公平、正义,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影响公诉案件质量的几个问题

(一)证据是影响案件质量的核心问题

证据问题,首先是办案人主观认识不到位。一是不同层次办案人在取证、审查、分析、判断、认定证据的效果上出现差异,导致准确把握证据的标准、证据的质量、证据的证明力、证据的数量和质量、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的认识和能力不到位;二是侦查和调查取证中没有紧紧围绕行为的时间、地点、动机、手段、情节、目的、后果及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取证,对取证的规范性要求理解不到位;三是科学合理地把握证据归类整理意识不到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了七种证据形式,这七种证据形式中每种形式又有不少分类,如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等等,对证据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整理入卷,严重影响第三人的审查、判断和认定,导致案件质量出现问题。其次为客观方面的问题(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多年来检察机关对证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甚少,而司法实践中,证据问题的应用研究更少于证据问题的理论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证据标准、取证的基本要求、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证据的数量与质量要求等诸方面作出的司法解释也不多。

综上所述,这些证据方面的问题均可影响案件质量。

(二)公诉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案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即公诉干警认真贯彻、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能力。也就是检察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效果和能力。从办案实践看,公诉队伍准确把握和驾驭政策与法律的水平能力还存在不足。

2、职业道德素质。检察职业道德素质即检察人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检察人员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我们对公诉队伍公正执法、执法为民的道德素质要求。当前公诉队伍中存在的职业素质问题,重者步入违法违纪受到党政纪律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轻者影响着刑事案件的取证质量、影响着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未完,全文共5513字,当前显示10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