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财会基础管理存在问题和预防对策的思考

基础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出效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近年来,基础管理工作已引起各行领导高度重视,但由于我行营业网点多、业务量大、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品种创新较快等客观原因,使得管理压力重,防范难度较大;加之我行基层一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控制度执行不严等,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加强财会基础管理,构建长效风险控制机制已刻不容缓。

一、基础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制度的盲区和缺陷导致执行偏差

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各级行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对加强基础管理,防范内部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有些制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全局性,使得制度控制作用被弱化。

1、制度不够精细化,有些制度还存在盲区、遗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看似细节,但又意义重大的制度规定不够详细,不利于基层行实际操作,例如对重要岗位人员轮岗的人员范围、时间、轮岗方式的规定等

2、制度较为零散,不系统。当前下发的规章制度太多,有时对同一项业务的管理规定体现在多个文件中,内容零散,不系统,不连续,很不便于一线人员的完整学习和掌握。

3、制度更新迟缓与业务发展、创新存在时间上的错位。很多不相适应的制度可能很多层面的人都意识到了需要改进,但往往究竟该由谁来改进的问题不明确。

(二)个别基层营业网点人员配备不足,会计主管履行职责无法100%到位

近年来,随着机构、人员精减力度的加大,对减轻财务压力,促进我行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经济效益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导致以下不良影响:

一是个别行临柜人员配备不足,部分网点实行一个现场监督员负责三个或四个柜员业务的授权和监督的劳动组合,岗位设置达不到“平衡制约、权限制约、职责分明”的内部控制要求,存在现督员只能疲于应付,无法有效地核对业务是否真实合规,现场监督流于形式

二是由于营业网点人员配备不足,部分网点的会计主管名义上是专职,但实际上还得临柜、顶班,履行职责无法100%到位。会计主管顶岗代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他兼有业务管理和业务操作双重职能,岗位职责越位,就会为单独作案打开方便之门。三是对会计主管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营业网点的内部管理、存款任务、文优服务和各级行检查都与会计主管有关,会计主管事务性的工作多、工作压力大、风险大。

(三)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案件防范制度执行不严,员工自我防范意识淡薄,整改措施不落实


(未完,全文共4548字,当前显示10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