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级供销合作社如何提升为农服务的层次

随着入世的严峻挑战,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正面临新的课题。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农村流通的重要渠道,如何把握历史的机遇,走出一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的路子,是值得认真探索的。笔者结合东台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就县级供销社如何提升为农服务层次作一思考。

一、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在更高层面上拓展为农服务的思路,寻求新的突破点

多年来,供销社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尤其是基层社从建社之始就身在农村,与“农”打交道,为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年代、年代,供销社的为农服务有口皆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农”与计划经济的“农”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客观上对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们东台的情况看,首先是农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东台市历史上皮棉总产两度突破百万担,粮、棉、油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以上。从年代初,东台市大力发展特种养殖和特经作物,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到年,全市特经作物面积已达万亩,占总面积的,棉花面积从年起就保持在万亩左右;以养殖业为主体的副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比重达。全市培育出富安蚕茧、四灶乳猪、三仓西瓜、许河毛兔、唐洋禽蛋等一大批区域性名特优农副产品。尽管如此,入世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和艰巨,土地密集型的粮棉油大宗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持续走低。有价格优势,但缺乏质量优势的园艺业、养殖业,亟待以农业科技为先导、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化服务体系支撑。其次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东台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素质是令人鼓舞的。全市现有从事农副产品运销的农民达万多人,农民联合体个,他们承担了全市的鲜活农副产品运销量,其中多名农民经纪人活跃在沪宁线各大中城市,设立外销窗口或承包市场多个,促进了本地农副产品与大中城市的市场对接。四灶镇的一批农民经纪人闯市场,把“四灶乳猪”品牌打进东南亚各国;三仓镇官苴村农民通过嫁接、电热丝加温等技术培育“佳蜜”牌大棚西瓜,令省内外农业专家赞叹不已。目前东台农民电话入户率已达,全市摩托车已达万辆,多数农民重视市场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正日益强化,供销社旧的服务方式显然不能适合农民的“胃口”。第三是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几年,东台市小城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路道、桥梁、电信等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有力的改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消费需求逐年增长,农民楼房率已达;全市储蓄存款达到亿元。新的社区环境、新的消费需求也为供销社创新服务手段提供了可能。


(未完,全文共4764字,当前显示11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