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镇域专业经济若干问题的探讨

镇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单位,乡镇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镇域专业经济已成为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探索新形势下加快镇域专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正确引导乡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农村大局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域专业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乡镇经济迅速发展。这种类型的乡镇经济叫作规模经济或特色经济。镇域专业经济的实质是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

和一般乡镇经济比较,镇域专业经济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二是主导产业突出,专业特色鲜明三是拥有一批名牌产品。镇域专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批驰名全国乃世界的品牌。如广东省中山市的沙溪镇是一个以休闲服装加工为主的专业镇,该镇拥有服装加工企业600多家,服装年产值达60亿元,在全国树起了“休闲服装看沙溪”的地域品牌形象。四是有较高的知名度。凡是专业经济突出的乡镇,一般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许多乡镇的主导产业不仅在技术上居全国领先地位,而且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广东省南海市南庄镇着力发展建筑陶瓷工业,年生产能力达6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已成为中国现代陶瓷工业的代表。

二、镇域专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1、镇域专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区域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科洛索夫斯基指出:并不是任何具有地方性经济特征的地域都可以叫作经济区域。只有在某个区的产品按其产量和作用在国内总平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才能把这个地域看作是特殊的经济区。因此,经济区是地域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

区域分工论认为。所谓区域分工,是指一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推进区域利益。区域分工是发挥优势、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2、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发展镇域专业经济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基础


(未完,全文共3068字,当前显示10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