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论青少年的欺侮行为及其预防矫治

欺侮是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有意的、伤害性的攻击、暴力行为。受欺侮者通常会情绪低下、学习成绩下降和行为怪异孤僻。欺侮者欺侮他人很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习惯,导致经常性破坏纪律及今后的暴力犯罪。欺侮行为的发展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降低学习能力,阻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科学分析青少年欺侮行为的形成原因及采取有效的手段预防矫治,对于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青少年欺侮行为的成因与特点

欺侮行为是攻击、暴力行为的一种,通常表现为有意地伤害别人(身体或心理的),采取打、推、勒索、孤立和谩骂等方式。欺侮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欺侮包括直接身体欺侮(打、踢等)和直接语言欺侮(辱骂、起绰号等);间接欺侮包括无中生有、说人坏话和群体排斥等。欺侮在学校中是普遍发生的,男女生都有,男生大部分是直接欺侮,女生大部分则是间接欺侮,男生成为欺侮者的概率大于女生。从总体上讲,欺侮具有三个典型的特征:

1.欺侮是有意的挑衅,并不是被动的反应或反击

2.欺侮是具有反复性的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反复出现

3.欺侮者和被欺侮者之间力量对比不平衡,往往是以大吃小

4.间接欺侮往往难以发觉,具有隐蔽性

青少年产生欺侮行为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群体,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因素

部分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欺侮行为是在学校里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即学生对他人的这类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遇到了挫折与失败(如学习成绩差、某种能力低或身心方面的不良反应等)而产生的一种反抗性的恶性反应。学校的教育失当,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是导致欺侮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学习时间过长,造成身心疲惫,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多,产生紧张、压抑,甚至恐慌;学习难度大,学生不能轻松愉快地求知,产生畏难、畏惧;考试多,一部分经常在考试中挂“红灯”的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自卑和失望的心理。学校学习压力过大,一些学生在学习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他们不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而且还有可能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歧视,被欺侮的事情往往发生在这些学生身上。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动因,对孩子的行为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日益成熟,他们将自己的学习,行为方式,职业取向自觉不自觉地同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政治地位和情感因素结合在一起。家庭中的一些因素,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忧虑,降低了他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和信心,造成失望心理。另外,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孩子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的高欺侮性。家庭矛盾重重,父母不和,家庭缺乏温暖,使孩子在家庭中感到无依无靠,孩子在家庭中不但没有得到各方面的呵护,而是受到冷漠、训斥。从这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为了寻找一种平衡,往往容易做出种种欺侮行为。家庭中走出的欺侮他人的孩子,不仅成人后可能成为欺侮者,还有可能“培养”出欺侮他人的人。

3.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欺侮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青少年在更大、更多的范围内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如不公平等)会对青少年起负面影响。随着媒体信息的增多,带有暴力性质的电影,反映江湖义气的电视剧,不健康的网络信息,都会对青少年有影响。

4.学生群体因素


(未完,全文共4685字,当前显示14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