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列宁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对一种流行观点的商榷

【关键词】列宁/“供应和分配”/“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正文】

在苏维埃俄国1918年夏至1920年底的国内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形势和支持战争的需要,列宁领导国家政权将经济生活全部转入了战时轨道。在对城乡居民消费品的“供应和分配”问题上,列宁主张把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联合并改造成为统一的分配机关——消费公社,将原地方粮食机关分配食品和日用品的工作全部移交给消费公社,将合作性质的商店、货栈也一律转归消费公社,使全体居民都加入消费公社,成为公社社员,由消费公社下面的分配站向其社员发放消费品。他的这一思想。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消费公社将全体居民消费品的“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上述列宁关于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证明他指望不通过市场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或者说他有“直接过渡”的思想。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误解了列宁的思想。

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城乡均有消费合作社,参加者达1000万人以上。这种合作社的功能在于组织交换和消费,即社员可以将自己的劳动产品出售给合作社,可以从合作社购回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社会通过合作社进行买卖可以减少商人在流通领域里的剥削。参加这种合作社的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但合作社的领导者、管理者却是资产者或资产阶级的管理人员。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鉴于战争造成的经济破坏和十分猖狂的投机倒把活动,主张利用消费合作社对全体居民供应消费品。1917年12月下旬,他在起草的《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草案》中提出:“全国公民都必须参加当地的(村的、乡的、镇的、或包括城市某一部分、街道某一部分等等的)消费合作社”。“现有的消费合作社一律国有化,并且必须无一例外地接受当地的全体居民入社。”(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3卷,第212页。)显然,这里的全国居民都必须参加消费合作社的思想,就是将全体居民消费品的“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列宁起草的这个法令草案遭到消费合作社一些领导和管理者的反对。这些人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坚持要求合作社活动的完全独立,不受苏维埃政权机关的领导。苏维埃政权为了达到利用消费合作社的目标,不得不对他们作一些让步。1918年3~4月间,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政府粮食机构和合作社三方代表举行谈判,重新形成了法令草案。新的法令草案经人民委员会(即苏维埃政府)讨论和列宁修改后,由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当时,列宁在著名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对此法令作了评价。他认为,此法令是妥协的产物。因为合作社里的资产阶级管理者不仅参加了法令的讨论,而且取得了表决权;苏维埃政权放弃了居民免费入社的原则要求,放弃了同一地区的居民全体加入同一个合作社的原则要求;苏维埃政权放宽了把资产阶级分子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完全排除出去的条文,等等。另一方面,他肯定这个法令的通过“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注:参见《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167页。)。


(未完,全文共9395字,当前显示12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