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系统工程角度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包涵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多个层面。“三农”问题的形成,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长期城乡分割和过度城市偏向型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结果。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其形成的历史性,寄希望于短期内通过单项的农村改革来解决是不现实的。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长期而不是短期地关注“三农”问题,从社会历史和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其次,要鼓励开展深入研究,在学术界进行探讨。本文尝试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农村工程”的概念,期望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生态农村工程是指在国家宏观政策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农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原理,通过对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生态农村工程是指在研究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农业自然资源(如光、温、水、气、土地、作物、牲畜等)和社会资源(如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等)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复合系统中的关节点的分析,提出重点工程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思想模式。生态农村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8个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工程

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产业化方式通过将产、供、销联合起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确立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并相应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是生态农村工程的核心内容。农业产业化工程共分两个步骤。一是资源优势开发策略分析。根据研究区域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以及资金、劳动力、区位、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研究提出区域优势农产品开发战略。二是龙头企业的建立或引进。根据本区或相邻区域农产品类型,采取集资、贷款等多种筹资方式,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或农产品流通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搞生态农村工程时,并不一定非要在研究区内培育出一个甚至几个龙头企业来,如果能作为产品或原料基地的形式加入到其他地区的龙头企业中去,也符合生态农村的要求。如寿光周边县市在搞蔬菜产业化发展时,就可以直接以寿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来发展生产,而没有必要自己再建立批发交易市场。

二、农业生态工程

农业生态工程是指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生态、生产建设。农业生态工程也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这里是指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所导致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或不可持续利用等进行分析评价。二是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状况,确定治理对策。环境治理对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生态/纯环境治理对策(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生态退耕等),另一种是生产性治理对策(如秸秆、牲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农业生态工程必须采用两种治理对策并重的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不太突出的地区,农业生态工程则可采用生产性治理对策为主、纯生态治理对策为辅的方式。


(未完,全文共3969字,当前显示13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