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构建和谐社会之于海关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构想后,“和谐社会”无疑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研讨热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尽相同,免费但有一点极为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行业、各系统、各部门共同面对的任务,海关作为国家经济大门的守护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海关事业发展的契合点,把建设海关的行动自觉统一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唯其如此,海关事业的发展才能实现与时俱进,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一、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正确定位海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

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意义非凡,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海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必须在理论认识上对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有清醒的把握,对提出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

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现在正处于累积、上升阶段,众说纷芸,百家争鸣,但并非莫衷一是,无所依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应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这就意味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能够把握,而理解把握的立足点,就是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系列论述,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论断,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我们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必由门径。离开这个论断空谈社会和谐,必然南辕北辙,在理论指导上步入误区。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要防止以偏概全,生搬硬套“和谐”的概念。这是因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概念、一个整体概念,它强调的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和谐,而非局部的和谐。局部和谐的叠加,也不等于整体的和谐,正如汽车由n个零部件组成,但有了n个零部件,却不等于就有了一部性能优良的汽车。社会和谐是统筹的性质,以为分割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显然忘文生义,是对和谐社会庸俗化的解释。

二、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海关执法必须刚柔相济


(未完,全文共3907字,当前显示11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