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革开放三十年 卫生系统展新颜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安庆市卫生系统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无论是城乡卫生基础设施,还是医疗技术服务和人民健康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十年前,“文革”十年浩劫,让我市本来就基础薄弱的医疗卫生系统伤筋动骨,元气大伤。1959年刚成立的市中医院被撤销,全市大部分医务人员和干部下放到农村。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而工农兵又没有医疗保障。“造反”、武斗、派性,扰乱了社会秩序,干扰了卫生工作,更谈何医疗质量。下放到农村的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空有一腔为民服务的热情,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有的是出诊箱和“一根针,一把草”。试想,在当时温饱都解决不了,卫生系统又如何能解决得了因病致贫的社会问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我市卫生系统通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迎来了医疗卫生大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卫生战线上的广大知识分子欢欣鼓舞,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不少人走上卫生管理岗位,不少人入了党,不少人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他们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亲力而为,出谋划策,与老干部们一道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三十年来,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民强市的目标,卫生系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发展和管理上来。在恢复整顿、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着手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医院恢复后,很快建成了新的病房大楼,七县一市也先后建成了县中医院;“文革”中撤并的防保站,恢复了防疫站(现新组建为市疾控中心)和保健所原有的建制;全市县以上医院拆除了原来的平房、危房,建成了新的病房大楼、门诊大楼、医技大楼和老干部病房大楼,农村中心卫生院的面貌也大为改观;市职防所(现整合到市疾控中心)和红十字中心血站也先后建成投入使用。


(未完,全文共2847字,当前显示8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